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

我要投稿
您的位置:首页 > 社会民生 > 列表

游德福:崇节俭永不贫贱

2023-09-23 06:47:25 www.chinaqi.net 来源: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
[导读]  大学教授,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和引领者,其言行举止一直备受关注。这位老师的行为再次向人们展示了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的真正含义,女老师精神富足自信的样子很美。...

  作者:游德福 稿源:时评界 编辑:洪小兵

  近日,辽宁,一所大学女教授不仅用罐头瓶子喝水,还用塑料袋当包,学生看到她节俭的模样很惊讶,便忍不住将这一幕记录下来,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。

  大学教授,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和引领者,其言行举止一直备受关注。这位老师的行为再次向人们展示了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的真正含义,女老师精神富足自信的样子很美。

  实际上,哲人、先知、圣人、诗人、文化评论家,以及所有与“睿智”沾上边的人,似乎都对节俭有所共识。节俭与简朴值得赞扬,挥霍与奢侈令人摇头。

  智者说,学会节俭和简约,过着平静的生活,不是要我们趋向枯燥与冷寂,而是指要正确地认识自己,把握自己,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。“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”。人的欲望是无边无际的,而人的行为能力却是有限的,种种非分之想正是我们徒生烦恼的根源。如果我们不对自己的欲望加以抑制,就会像苏东坡在《前赤壁赋》中描写的那位“客人”一样,明明是“渔樵于江渚之上”的凡人,却要去奢望“挟飞仙以遨游,抱明月而长终”,其结果只能是“托遗响于悲风”。

  清末官员曾国藩身居要职,公务繁忙,长年在外,无法经常督促子女,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。在曾国藩的著作中,以教育子女为主要内容的《家书》流传最广,影响最大。曾国藩不为子女谋求任何特殊化,教儿女节俭创业,值得后人深思。

  有人这样说:“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。”节俭惜物不仅是一种“待物之德”,也是一种惜物谨身、惕励自儆的精神修养之道。如果一个人自小养成艰苦朴素、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,就会懂得自我约束、知道感恩馈赠,就能在人格方面不断丰满,在精神层面不断强健,从而炼就吃苦耐劳、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,成为一个敢于直面任何困难、迎接任何挑战的人。

 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古人云:“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”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”。

 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小到个人、家庭,大到国家、整个世界,要想生存,要想发展,都离不开“勤俭节约”这四个字。可以说修身、齐家、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,诸葛亮把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作为“修身”之道;朱子将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当作“齐家”的训言。

  恭俭清廉固家本,崇节俭永不贫贱。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,俭节则昌。这些都是古代贤士的哲言睿语,我们可以从中品读出其中蕴含的道理。“兴家犹如针挑土,败家犹如水冲沙。”一个家庭的富裕,离不开开源节流、勤俭持家;一个国家的强大,需要全民养成节约习惯、形成勤俭之风。于是乎,我们完全有必要呼言,让全社会都警醒起来,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,共同培育积极健康、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。

更多

热门关键词:节俭 贫贱 游德福

 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时评界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时评界”。纸媒使用稿子,须告知本网站,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,由纸媒支付稿酬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XX(非时评界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  如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存在问题,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,联系方式:电话:15275837293 E-mail:spj@shipingjie.net QQ:1969838368
 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。所有投稿的作者,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。